1979年,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银河策略,发行了一套邮票,其中有一枚特别的邮票上印有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曲谱和歌词。然而,如果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这版歌词与我们今天熟悉的国歌歌词有显著的不同。
许多人,尤其是年轻人,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错误,但实际上,这版邮票上的歌词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。之所以出现不同,是因为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歌词曾在1978年经过一次修改,而那时的歌词与我们现在常唱的版本不同。
当时的歌词,“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……”在1978年曾被修改为“前进!各族英雄的人民……”这也成为了不少70年代出生的人对国歌最初印象的记忆,直到1983年,国歌的歌词才重新恢复成我们现在熟悉的版本,由田汉先生创作。
展开剩余85%那么,为什么当时要对国歌歌词进行修改呢?我们可以追溯到1934年,那时正值日寇侵华,中华大地满目疮痍。上海的电通公司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积极抗战,决定拍摄一部电影,激发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情。电通公司找到田汉先生撰写剧本,作为爱国进步的文化人士,田汉对这个项目大力支持,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。
在创作剧本过程中,田汉满怀激情,创作灵感源源不断银河策略,很快完成了多个剧本梗概,并为这部电影取名为《凤凰的再生》。然而,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,中国依然处在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迫害的政治氛围中。田汉因为其进步思想和对国民党批评的立场,被国民党当作“赤化分子”逮捕入狱。
虽然剧本还未完成,但电通公司请来了孙师毅根据田汉的构思继续创作,并且在田汉的同意下将电影改名为《风云儿女》。尽管田汉身陷囹圄,他始终未放弃对电影的关心和思考。他在监狱中日日思索剧本内容,最终为电影中的主人公辛白创作了一首长诗。
恰巧电通公司在为电影寻找主题曲时,得知田汉创作了这首诗,立即前去查看。听后,公司发现这首诗与电影的主题极为契合,便决定将它作为电影的主题曲歌词。而此时,田汉的好友、著名作曲家聂耳,得知这一消息后,立刻主动表示愿意为这首诗作曲。聂耳深受诗歌的激励,也意识到这部电影的意义,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创作。
为这首激昂的诗作曲并不容易,但凭借聂耳与田汉多年深厚的友谊和对彼此的理解,聂耳迅速抓住了灵感,最终创作出了符合电影主题、激励人心的曲调。电通公司听后大为赞赏,认为这首《义勇军进行曲》非常符合他们激发爱国情感的目标,便决定将它作为电影的主题曲。
《风云儿女》于1935年正式上映,电影一经播出便迅速风靡全国。影片激起了观众的爱国情感,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则凭借其简洁明快、激昂慷慨的旋律深受大众喜爱。歌曲在街头巷尾传唱,成为全民的精神寄托。
1949年,新中国成立前夕,党中央就新中国的国旗、国徽、国歌等一系列象征性设计展开讨论。在选择国歌时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一经提出,便得到了广泛支持。尽管如此,许多人认为作为国歌的歌词应作适当修改,尤其是因为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是为了激发抗战激情,与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和平时代氛围不太吻合。因此,一些人提议对歌词进行温和调整,以便更符合和平时代的需要。
然而,毛泽东和周恩来坚决反对这种提议。他们认为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原歌词深具历史意义,能够调动人民的情感,保持歌词的原汁原味才更符合它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表达。周恩来曾说:“原来的歌词非常好,它能自然地激发大家的情感,改动后会破坏其完整性。”他认为,这首歌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艰难时刻的坚持与不屈,而且它的斗志也能教育后代永远不忘历史、保持警觉。
然而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当时仅被视为“代国歌”,并非正式国歌。直到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,国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首次正式奏响。当时,军乐团在天安门广场演奏这首歌曲时,激动的民众流下了热泪,感受到新生活的来临,过去的苦难成为了历史。
然而,这首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一些波折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,由于对田汉的政治迫害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一度被搁置。尽管它依然被视为名义上的国歌,但由于作曲家的“过错”,在正式场合上,仅播放旋律,而不进行歌唱。那时,《东方红》实际上成为了使用的国歌。
1978年,在“拨乱反正”时期,国家重新恢复了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作为国歌,但在随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中,国歌歌词再次遭遇修改提议。此时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,很多人大代表认为,国歌的歌词应更具时代性,能够激发人民发展的积极性,而不是继续强调战争时期的斗争性。最终,经过讨论,修改国歌歌词的提案获得了批准。
但是,这一新版本的国歌歌词引发了不少争议。有人认为歌词没有传达出足够的革命精神,有人则认为改变歌词破坏了歌曲的历史意义。知名作家陈登科在调查后发现,许多党内人士甚至不会唱新歌词,因此他坚持推动恢复原歌词。最终,在1982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,修改歌词的提案被撤销,国歌恢复为田汉最初创作的版本。
2004年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正式被写入宪法,成为我国的国歌,享有与国旗、国徽同等的法律地位。2017年,我国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》,进一步保护国歌,禁止任何篡改或侮辱行为。国歌作为革命精神、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的象征,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传唱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