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11月3日鼎红金投,广东21个地市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“成绩单”全部出炉。梅州、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6.0%、5.5%,领跑全省。
此外,湛江(5.0%)、潮州(5.0%)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站上5%,肇庆(4.6%)、汕尾(4.5%)、东莞(4.5%)、清远(4.4%)、惠州(4.3%)、广州(4.1%)等超过或达到全省平均增速(4.1%)。
梅州何以领跑
近日,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。
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,广东经济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韧性与活力。前三季度,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10万亿元大关,达到105176.98亿元,同比增长4.1%,经济运行呈现出“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”的积极态势。

《南方》杂志记者叶石界 制图
广东的21个地市中,有10个城市的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其中有4个城市增速在5%以上。
其中,梅州的经济增速位居全省第一。
2025年前三季度,梅州地区生产总值1123.35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6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75.62亿元,增长3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340.28亿元,增长8.2%;第三产业增加值607.45亿元,增长5.6%。
相比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,梅州的第二产业增长明显更快,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。
从数据可以看出,梅州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现亮眼。
前三季度,梅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0%,比上半年提高0.6个百分点。从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.9%;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.4%。其中,先进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.1%和22.5%。从支柱产业看,电子信息、机电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4.7%、9.6%。
随着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,工业园成为拉动梅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从工业园区看,全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(含集聚区)增加值增长16.8%,增长较快的有:梅县园区增长36.8%、融湾园区增长28.7%、丰顺园区增长21.5%、梅江园区增长16.0%、五华园区增长10.5%、兴宁园区增长10.0%。
广深“挑大梁”角色进一步凸显
从经济总量看,深圳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7896.44亿元,位居全省第一,同比增长5.5%鼎红金投,位居全省第二。

《南方》杂志记者叶石界 制图
2022年以来,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、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实现全国城市“双第一”,是中国“工业第一大市”。
今年前三季度,这一优势依然显著——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.83万亿元,全口径工业增加值9090.45亿元。从增速来看,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0%,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.7个百分点。这一成绩,还是在去年保持高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。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,是新质生产力强劲增势。
从数据看,深圳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。其中,前三季度民用无人机、工业机器人、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.9%、38.2%、33.6%。9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7%,比8月份加快2.7个百分点。这说明经济新动能在加速增长。
同时,深圳的服务业增加值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关键指标的增长,也在攀升。
比如前三季度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7932.93亿元,同比增长6.6%,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.5个百分点;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0.81亿元,同比增长3.6%,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.1个百分点。网上零售较快增长,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7.8%。
深圳前三季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50.6%,同比增长42.7%,将为未来积蓄更大内生动力。
从中可以看出,深圳动能十足。
紧随其后的广州,地区生产总值23265.65亿元,同比增长4.1%。
对于广州来说,4.1%的增速有着特别的意义——这是广州自2024年以来重回“4字头”,也站上了全省前三季度平均增速水平。
这两年来,广州的经济增长一度面临较大压力。2024年一季度、上半年、前三季度和全年的经济增长分别为3.6%、2.5%、2.0%、2.1%。今年以来,则进入了持续上扬的态势——从一季度增长3.0%,到今年上半年增长3.8%,直至如今前三季度增长4.1%,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势头不断巩固。
这得益于广州全市生产供给增长稳定,社会需求潜力释放,新兴动能培育加快——经济增长超1/3动力来自新兴产业;第三产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八成;工业、基础设施、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实现增长。
工业是广州经济基本盘的核心支柱。三大支柱产业中,汽车制造业降幅收窄,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2.6%;新能源车产出提速,累计产量同比增长20.6%,比上半年提升11.1个百分点。这是广州经济稳中有进的重要因素。
作为千年商都,广州外贸更显韧性。前三季度,广州市商品进出口总值规模突破9000亿元,其中出口总值今年一直保持20%以上的增长。
对比今年上半年,深圳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比上半年高0.4个百分点,广州则比上半年高0.3个百分点。这意味着这两个珠三角核心城市,对稳定全省经济增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佛山、东莞,是广东的另外两个万亿级城市。
其中,佛山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9620.82亿元,同比增长1.6%。
东莞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9318.93亿元,同比增长4.5%。从总量来看,这是首次迈上9000亿元大关。从总量和增速看,也体现了“挑大梁”的作用。
目前,广东各地正在加紧冲刺四季度经济,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。
《南方》杂志重磅栏目“区域观察”邀您进群:

1.您可通过我们原创分析文章,深读广东区域发展的经验和趋势。
2.诚盼提供各地实践线索,我们将遴选合适选题推出报道。
3.交流、吸纳读者意见,不断优化提升栏目品质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|叶石界
【责任编辑】郭芳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李梦醒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杨洋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鼎红金投
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